近期,自流井区法院通过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工作,将法院工作置于“阳光”之下,增强了法官办案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促进了审判质效的提高。
在审判流程公开方面,公开了立案到执行的审判流程,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做到对立案、庭审、宣判、执行等诉讼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类信息,运用图文、音频、视频等方式及时公开,为公众和当事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司法服务。
在裁判文书公开方面,实现了裁判文书在规定的时限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全部公开,2018年上半年共公开3434份。同时,进一步明确文书上网工作各主体的责任,将文书上网纳入绩效考核。对于不按时上网、文书存在重大瑕疵的庭室和个人定期进行通报。
在执行信息公开方面,依法公开执行过程,告知当事人执行案件的执行流程、执行期限、当事人、承办人、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执行措施、结案方式及原因等情况,让办案流程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加强与新闻媒体、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的“老赖”的曝光力度,进行信用惩戒。与通讯公司取得合作,为拒不执行判决的被执行人量身打造“老赖”失信专属彩铃,迫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判决。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两个平台,及时发布审判信息,加强与网友交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既让群众在法院之外迅速了解到案件审理过程, 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促进了法院审判工作的公开公正。(彭琪 四川法制报记者 郭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