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的钱缘何不翼而飞——利用银行卡犯罪现象透视 |
【 www.sh-sharehappy.com 】 【 2018-07-09 13:44:33 】 【来源: 自贡网 】 |
|
|
近年来,银行卡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金融和消费生活。据了解,自贡市各银行共计发行600多万张银行卡。与之相随的是,利用银行卡犯罪的人次逐年增加,一些市民卡中的钱不翼而飞。警方提醒广大持卡人,要加强对利用银行卡诈骗的风险防范。
卡在身上,40万元钱“飞”了
2012年8月初,家住自流井区同兴路某小区的女士张菊芳,到毗邻云南省的缅甸克钦邦一个叫迈扎央的小镇上的一家赌场赌博。她将随身携带的数万元现金输光后,赌兴正浓,便掏出一张银行卡交给“看场子”的工作人员,并告诉其密码,吩咐其帮她取1万元现金。
当年9月的一天,在自贡家中的张菊芳收到银行短信通知,提示她银行卡被支取40万元。银行卡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没有去取钱。张菊芳认为收到了诈骗短信,只要不搭理,就不会上当。隔了一会儿,张菊芳想自己银行卡里的钱比较多,打个电话询问银行才放心。银行热情地为她这个VIP客户查询后告诉她,刚才她的银行卡的确被支取了40万元。
张菊芳心急火燎地赶到银行,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报案。
该案涉及多名犯罪嫌疑人,直到2015年12月犯罪嫌疑人才全部落网。
据悉,“看场子”的工作人员梁飞云在帮张菊芳取款时,将银行卡号、取款密码偷偷记下。一个月后,梁飞云到广东省珠海市找到刘向飞,提出一起复制银行卡取现、分赃。刘向飞欠左小兵7万元借款,到期无力归还,正在焦头烂额,便当即答应,并在复制张菊芳的银行卡后交给左小兵。9月中旬的一天,左小兵拿着刘向飞复制的银行卡,找到胡为平、刘大明。胡为平、刘大明持复制的银行卡到澳门新葡京酒店赌场内的POS机取出40万元,购买赌博筹码。二人参与赌博,在输掉1万余元后,谎称有事离开,随即将剩余的筹码换成现金,带回到广东省珠海市,与刘向飞等人分赃。
粗心大意,银行卡里的钱任由他人开支
市民朱小凡也是身在家中,银行卡也是在自己身上,可是卡里的钱被人花销了,花他钱的是他素不相识的毛桂才。
2016年5月,沿滩区板仓街无业男子毛桂才新注册了手机号码。一段时间后,毛桂才的手机收到银行发来的鼓励透支消费之类的“促销”信息,毛桂才得知该手机号码是他人使用过的。这个人就是朱小凡。朱小凡曾利用该号码实名注册会员账号,并绑定其使用的银行卡。朱小凡将手机号注销后,并未注销会员账号,该会员账号及其绑定的银行卡仍然与原手机号码相关联。2017年6月3日,毛桂才在网上修改了朱小凡的会员账号密码后,用该账号支付货款,在网店购买了价值4017元的黄金手链一根。6天后,毛桂才再次用该账号支付货款,在网店购买了价值7181元的黄金手链一根。次月,朱小凡收到催促其偿还信用卡透支款的账单时,通过银行查询、警方侦办,才知道自己的钱被他人任意花销。
2016年11月24日,沿滩区沿滩镇范晓云的手机收到办理信用贷款业务的短信。他正急需贷款,便按照短信提供的联系方式,与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取得联系,并按照对方要求办理了一张储蓄卡,向卡中存入15万现金用于“验资”。两天后,“银行工作人员”利用QQ向范晓云发送办理贷款的网页链接地址。范晓云登陆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后,其手机和电脑立即中了木马病毒。短短几分钟,其存入储蓄卡中的、被用于“验资”的15万元被转走。
警方接到报案后,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将范晓云银行卡上的15万元转移到另外一张储蓄卡上,并阻止了反诈平台的紧急止付功能,眼睁睁地看着15万元钱再次被转移。侦查人员在省公安厅反诈骗中心的协助下,迅速了解到相关储蓄卡在云南省昆明市使用的情况。
接个电话,5万元钱被“安全转移”了
2016年4月20日下午2点,贡井区长土镇年过六旬的于富贵,接到一个自称是成都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银行卡信息被犯罪分子盗取,卡里的钱很不安全,要求他将钱转到其指定的安全账户内。于富贵慌慌张张地跑到某银行长土分理处,把银行卡内的5万元转给了“公安局”指定的账户。
该分理处工作人员发现于富贵神色不对,在了解情况后分析可能被骗,遂报警。民警赶来立即启动电信诈骗快速止付机制,但涉案账户已经被取走2万元,仅冻结剩余的3万元。
民警将于富贵带回派出所询问情况,于富贵不相信自己被骗,不搭理民警。民警侦查后,找到了涉案账户开户信息,并远赴绵阳市,找到账户开户人于丽霞,成功将被冻结的3万元追回。但是,该账户并非于丽霞本人开设的,而是犯罪嫌疑人盗窃其个人身份信息开办的。
今年1月29日早上,富顺县永年镇村民杨芳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其女儿的400元困难补助金不能直接发到她手中,要打在家长的银行卡里。杨芳容未加思索,便把自己的银行卡号与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一并告诉了对方。紧接着,她收到来自银行的短信提示,银行卡连续有3笔扣款交易,合计11200元。
当天午后1时,某银行接到杨芳容的求助后,对相关短信分析发现其支付平台为“平安付”。于是,该分理处人员通过平安保险公司旗下的“壹钱包”业务,了解到诈骗分子利用杨芳容的信息注册了“壹钱包”。杨芳容的钱已被转入诈骗分子的“壹钱包”。
民警提醒:从8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
针对利用银行卡犯罪日益呈现智能化、隐蔽化、异地和流窜作案等特点,市公安局经侦分局提醒广大持卡人,注意从以下8个方面加强对银行卡诈骗的风险防范:一是不要通过非银行工作人员之外的中间人办理银行卡,要核实办卡人员的银行工作身份;二是向银行提供准确的收件地址,确保亲自收到银行卡及账单,向发卡行申请开通账户资金变动短信及时提示服务;三是收到银行卡后及时修改密码,在卡背面签署姓名,记住发卡银行网站地址和客户电话;四是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密码,卡遗失后立即挂失,密码设置避免使用生日、手机号码、六位相同数字,不要转借、转让或出租银行卡;五是操作银行自助设备时,如有人故意靠近,要引起高度警惕并注意被他人看到密码,交易完成后核实取回的银行卡;六是通常银行会在ATM交易凭条上将部分号码隐去,如未隐去应妥善保管凭条,遇到ATM机吞卡、不吐钞等故障,不要急于离开和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七是尽量不要在网吧等公众场所进行网上银行交易,网上银行交易尽可能使用银行提供的身份确认和密码保护措施;八是任何情况下银行职员和警方都不会要求存款人提供银行卡密码或向其他不明账户转款,进入自助银行门禁系统不要求输入密码,遇到此类情况及时报警。(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编辑:周子游 |
|
|
|